fā zhè jiāng
发浙江
huā luò xìng yuán zhī qū chē wèn lù qí |
花落杏园枝 驱车问路岐 |
rén qíng shuí kě huì shēn shì zì kān yí |
人情谁可会 身事自堪疑 |
yuè yǔ kuáng léi sòng xī chá zhǎng shuǐ chuī |
岳雨狂雷送 溪槎涨水吹 |
jiā shān rú cǐ jǐng jǐ chù bù xiāng suí |
家山如此景 几处不相随 |
《发浙江》古诗词释义:
这首诗《发浙江》是宋代诗人喻坦之的作品,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描述,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。让我们逐句解析:
1. **花落杏园枝,驱车问路岐** - 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离开杏园,花已凋零的景象,同时自己正驾车行进,沿途不断询问方向。这一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中,既有往昔的美好回忆(花落杏园枝)以及新旅途的开始(驱车行进),同时也伴随着迷惘与探索(问路岐)。
2. **人情谁可会,身事自堪疑** - 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困惑,以及对自身经历的疑惑。人情世故复杂多变,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,而个人的生平经历和命运选择也常让人感到迷茫与不确定。
3. **岳雨狂雷送,溪槎涨水吹** - 这句话描绘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,岳雨(山间的暴雨)和狂雷(雷鸣)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挑战,溪槎(小船)在涨水的溪流中被吹动,暗示着困难与阻碍,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。
4. **家山如此景,几处不相随** - 最后一句诗人感叹家山的美景,但自己却无法一直与之相伴。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,也是对人生中美好时刻不可长久相伴的感慨,反映出一种对生命中暂时与恒久、相聚与分离的深刻思考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,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旅程中各种不确定与挑战时的内心世界,既有对过去的追忆,也有对未来的思考,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感受。
《发浙江》古诗词赏析:
喻坦之的《发浙江》是一首七言律诗,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
首句“花落杏园枝”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,落花满地,杏树的枝头稀疏,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间流逝的感伤。紧接着“驱车问路岐”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景象,描述了诗人乘着马车,走在陌生的道路上,寻找方向的场景,既体现了旅途的孤独,也暗示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探索。
“人情谁可会”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难以理解性的感慨,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对社会人情的反思。紧接着的“身事自堪疑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自我反思,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质疑,似乎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
后半部分“岳雨狂雷送,溪槎涨水吹”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,通过岳雨和溪水的描写,营造了一种动态、壮丽的自然氛围。这种描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。而“家山如此景,几处不相随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怀念,以及在旅途中与家的距离感,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、自然、人情的深刻思考,以及在旅途中的内心挣扎与反思。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,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。